自动化工程系开展“共植团结树,同筑民族情”植树节主题活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动化工程系于3月11日下午组织17名在校少数民族同学赴莆田市双福村开展“共植团结树,同筑民族情”植树节主题活动,以民族团结与生态文明建设为双主线,通过文化浸润与实践行动相结合,绘就了一幅民族交融、绿意盎然的春日画卷。
文化寻根:村史馆里触摸团结印记
17位少数民族同学踏入双福村史馆,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寻根之旅。伴随着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讲述,同学们深入了解到双福村从传统渔村蝶变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发展历程。在实物展陈与图片资料的呈现中,当地民族团结与生态治理的生动实践清晰可感。在“民族团结知识问答”互动环节,畲族学生雷俊辉同学感慨:“展厅里一张张村民共庆节日的照片,让我深刻体会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内涵。”
系全媒体中心 王琴 | 摄
共植同心树:写下心愿,播种希望
下午15时,同学们与村民代表携手走向植树区。17棵象征民族团结的石榴树苗被精心栽种,每棵树上悬挂的“民族团结心愿卡”写满了对祖国的祝福——“愿各族同胞心连心”“共护绿水青山,同筑中国梦”。侗族学生林波说:“石榴树寓意团结,今天我们种下的不仅是树苗,更是民族情谊的种子。”
系全媒体中心 康嘉严 | 摄
细节彰显责任:环保行动贯穿全程
本次活动全程贯穿绿色理念:同学们使用可降解材料制作的标语KT板,并在植树后清理现场,确保“不留一片垃圾”。
此次活动不仅是生态实践课,更是一堂鲜活的思政课。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劳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三线融合,引导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厚植家国情怀。未来,我系将以此次植树节活动为起点,构建“根系式”民族团结育人体系,通过“向下扎根文化传承,向上延伸技术创新”,打造具有工科特色的民族交融实践范式。
系全媒体中心 蔡荣恩 | 摄